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杨淑华 长沙报道
两年前,李渡宋宴来到长沙,选址杜甫江阁,探寻千年湖湘文化;两年后,国宝李渡携手史诗舞剧《杜甫》,呈现古典诗酒美学,助力中国白酒七子申遗!
同饮一江水,赣湘一家亲。12月30日-31日,来自江西抚河之畔的国宝李渡,将在长沙再度与杜甫结缘,以酒为引,以舞为笺,为星城观众联袂献上岁末视听盛宴。当国宝李渡遇见国宝唐诗,在舞蹈与韵律的交汇间,也将李渡的诗酒美学展露无疑。
国宝李渡与《杜甫》,一场源于文化的双向奔赴
长沙,一座诗意流淌的城市,无数文人墨客在此饮酒赋诗,挥毫泼墨。一千多年前,漂泊半生的诗圣杜甫,在长沙的江阁中度过了晚年岁月,更在此写下“正是江南好风景,落花时节又逢君”的千古名篇。
如今,寄托诗圣精神遗存的杜甫江阁,傲然屹立于湘江东岸,衔岳麓风月,对橘洲沉浮。2021年底,李渡宋宴来到长沙,首站便选址于此,在杜甫江阁五色流动的光影深处,探寻千年湖湘文化历史密码,追溯承接当代的湖湘文化基因。由此,国宝李渡与诗结缘,与杜甫结缘。
此番携手的史诗舞剧《杜甫》,是国内首部“诗圣”题材舞剧,由重庆歌舞团联合国内顶尖创作团队历时一年打造、多年打磨而成。编导韩真和周莉亚的作品屡获大奖、备受好评,她们正是《只此青绿》《永不消逝的电波》《咏春》的导演。
约110分钟时间里,《杜甫》意象化地呈现和讲述了“诗圣”杜甫颠沛流离的一生,也全方位呈现出大唐的鼎盛风貌。主创团队创新地采取独特的“块状舞段”进行“以舞构剧”,细腻而深邃地刻画出了杜甫“视国家为生命、以民生为己任”的民族大义和气节情怀,诠释了他的卓越诗才和“杜甫诗史”产生的社会文化根源,呼唤当下“深入生活、扎根人民”。
知名作家王跃文曾说,“文学作品里出现的最多的有两样东西:天上的月亮和地上的酒。”诗歌文学与酒,是人类感情世界的一体两面。读懂“无酒不成文”的道,方知“斗酒诗百篇”的妙。正如国宝李渡与杜甫再次携手,以酒为媒,让人们在繁华的俗世中,感受中国传承千年的诗酒美学。
观舞剧、品老酒,让双国宝“活”起来
众所周知,唐诗是中华民族最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,它既是中国的,也属于全世界。舞剧《杜甫》以舞剧这一当代文艺体裁,配合现代科技营造出的声、光、电场景打造,将千年唐诗以崭新的形式呈现,收获当代观众的无限喜爱。
而聚焦到白酒领域,而自古以来,位于鄱湖南岸、抚河之畔的李渡镇就是酿酒名镇,曾留下“王安石闻香下马,晏同叔知味拢船”的千古佳话。2002年李渡元代烧酒作坊遗址意外发现,这是中国白酒最老古窖,被誉为“中国白酒祖庭”,发掘当年入选“全国十大考古发现”,2006年被国务院核定为“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”。
就在李渡元明清古窖池群中,科研人员发现了167个OTU(远古时代的古菌群落),不仅成为行业探究中国白酒起源的“活化石”,更造就了李渡高粱独一无二的“一口四香”。目前,李渡已经凭借科学技术手段,成功实现了167个OTU的分离、复壮、扩培,让这群文物古窖微生物在800年后安了“新”家,也让李渡高粱真正成为可以喝的“液体古董”。
诗词、白酒……这些穿越千年的传承,像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个切面,闪现着历史长河中每一个熠熠生辉的片段。而无论是舞剧《杜甫》,还是国宝李渡,都在用自身的创造力,让唐诗与白酒在当代焕发出新的生命力,双国宝就此“活”起来。
助力白酒申遗,让世界文化遗产飘香世界
正如国宝李渡所贯彻的理念:非遗文化不只是陈列于博物馆的瑰宝,而是要走进市集、漫入人间烟火。从某种意义而言,国宝李渡的沉浸式体验是一种让传统文化更鲜活的表达方式。而作为白酒企业“沉浸式体验”的代表,坐拥中国最古老窖池,也决定了国宝李渡必须有更高位的文化姿态。
今年4月28日,李渡与泸州老窖、茅台、五粮液、古井贡、汾酒、洋河等头部酒企组成“中国白酒七子”,联袂申请进入“世界文化遗产”。七家酒企均获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与国家工业遗产的双认证,在历史厚度、文化深度、窖池“老度”、工艺精度、品质淳度上均具有稀缺性与不可复制性。“七子申遗”成为载入中国白酒行业发展史的里程碑事件,亦是国宝李渡文化战略结出的累累硕果。为助力中国白酒七子申遗成功,国宝李渡特别推出中国首款“中国白酒七子申遗纪念酒”,并即将在全国开启“申遗助力官”大行动。
在如今文化自信的大环境中,国宝李渡打出的“文化牌”也正契合未来社会、经济的发展逻辑。正如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宋书玉所言,中国白酒是自然酿造的美酒,是多种微生物代谢的产物,有什么样的微生态酿造就有什么样的酒。扎根于文化沃土之中的李渡具有得天独厚的“文化基因”。从坐拥中国最古老的元代窖池,从元明清时期一直延续到现在一脉相传的技艺、到因古窖池独有化石微生物……李渡文化生生不息,塑造的国宝李渡这一“白酒活化石”,正以更鲜活的方式,传递中国传统白酒的文化价值。
来源:红网
作者:杨淑华
编辑:李茜
本文为酒业频道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。